汽车金融进入黄金发展期 广汇汽车将受益爆发

2014-12-18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仍低于20%,这一贷款渗透比例不仅低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同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印度和巴西。

 

       研究认为,随着80、90后逐渐进入事业高峰期,带来汽车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汽车金融将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汽车金融行业和融资租赁板块在未来5年复合增速将分别超过22%和37%,成为汽车产业链上的又一明星市场。

 

       记者近期查阅资料发现,上周公告拟借壳美罗药业的广汇汽车作为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现如今已经拥有了超过20万的基础客户,生息资产规模已逾百亿元大关,2013年的净利润为5.1个亿,成为乘用车融资租赁领域的标杆企业。

 

汽车消费群体发生改变

       一位汽车行业人士这样形容,“如果把目前中国整个汽车产业看作一个公司,用波士顿矩阵来衡量的话,汽车金融无疑是其中耀眼的“三高明星业务”:需求端是确定性的高增长,供应端是高进入门槛,财务指标是高息差水平。”

 

       汽车金融业务在整个美国汽车产业链上的利润占比达到12%,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仅为 6%。此外,在国际车企中,汽车金融占收入的比例约为5—15%,占利润的比例超过20%。可见中国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巨大。

 

       研究认为,导致我国如此低的金融渗透率的原因与中国老一代消费者金融观念不强和金融市场不成熟有非常大的关系。过去4年,80、90后消费者在汽车消费者中的占比提升了24.5个百分点至48.4%,渗透率从2010年的9.3%翻了一倍多至2014年的20%,成为推动2010—2014年汽车金融渗透率加速提升的主要力量。随着人口峰值逐渐从20岁向30岁靠近,80后、90后正逐渐进入事业高峰期,成为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和他们的父辈相比,这一人群对美式汽车文化更为认同,对信贷消费和财务杠杆的接受度较高,也更愿意通过贷款、租赁等方式来买车。

 

       随着供需两端的改善,包括多样化金融产品供给的增加、中国家庭理财意识的增强、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等因素,中国汽车金融将引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融资租赁具高成长空间

       在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汽车信贷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13年,两大参与者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而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的市场份额约为5%。美国的汽车消费金融的渗透率超过80%,其中融资租赁占比约为46%;在德国市场,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约为64%,其中融资租赁占比约为21%。

 

       从综合汽车金融的渗透率看,中国市场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在全行业汽车销售的渗透率还不到1%,蕴含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考虑乘用车市场每年2000万辆的新车销量及5、6百万的二手车销量,融资租赁的消费理念的变化、消费环境的改善以及合适的租赁产品的提供,必将极大地提高相关涉及公司的盈利水平。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虽然中国式融资租赁与美国融资租赁不完全类似,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更为灵活的金融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是对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的重要补充。美国的融资租赁业务占比对中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前景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广汇汽车将受益爆发

       以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集团广汇汽车为例,自2011年开始,广汇汽车率先启动乘用车融资租赁业务,是国内最早开展该业务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之一。目前,广汇汽车已在763家门店开展乘用车融资租赁业务,另外广汇汽车还积极通过和与其他经销商渠道合作,来扩大乘用车融资租赁业务的客户基础。同时,广汇汽车大力发展二手车融资租赁业务,紧跟融资租赁与二手车这两大未来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浪潮。

 

       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及今年上半年,广汇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4,265.79万元、48,666.83万元、106,549.92万元、78,176.2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00%,分别实现融资租赁车辆台次10,181台、46,244台、90,709台以及51,042台,净利润更是达到了595万、18,893.40万元、50,953.42万元及30,452.13万元,为广汇汽车持续的综合盈利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传统乘用车经销业务的毛利渐薄,汽车经销商亟需新的收入及盈利增长点。汽车金融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与整车销售、售后服务存在巨大的协同效应,将反哺汽车经销商的传统业务,成为经销商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稳定增长,以及广汇汽车产业布局的进一步扩张,未来广汇汽车的租赁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并且和广汇汽车的整车销售及二手车业务的快速发展形成完美的协同效应。